2023年7月-8月,是学校2022级留学生在中国的第一个长假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东盟国际学院组织所有在校留学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自由参观、集体活动和文化作品创作三个阶段组成,让在校留学生度过一个获得感满满的假期。
自由出行,体验高速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奇妙融合
7月11—15日,刚考完试,蒋玉龙、蒋玉辉这一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兄弟就按计划乘上了去往重庆的飞机,他们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之前只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山城”。
在几天游览中,他们看到很多神奇的事情,从高楼大厦中穿过的列车,沿楼梯发展的街区,好像永不打烊的“火锅店”,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楼宇外形。在这座崇山峻岭之间发展起来的大都市,人民用智慧和勤劳让“爬坡上坎”变得独特而有趣,打造出一张靓丽的都市名片。
印尼留学生LEMUEL KARL(蒋玉龙)
LEMUEL KARL(蒋玉龙)游览重庆
来自东帝汶的潘迪则跟随中国同学来到了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在这里,他受到同学家人的热情招待,体验了中国普通人家的生活,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惠及了每一个家庭。
东帝汶留学生PASCOAL DE DEUS SOARES(潘迪)在融水镇
集体参观,探寻中国乡村快速发展的奥秘
7月25日,学校组织全体留学生前往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参观。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就来到了目的地,便捷的交通、漂亮的民居和美丽的乡村环境,让留学生纷纷感叹中国农村也很发达。
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农耕文化展览馆,了解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习俗的传承。走进非遗古建筑传承基地,拜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周老师,了解广西各族古民居特点和文化传承的情况,感受到了古建筑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周老师不仅推广古建筑文化,还将当地的闲散劳动力培训成为手工艺人,制作“古建筑”微缩展品出售,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来自柬埔寨的颜文能说,这样的模式太好了,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改善生活。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发展各类产业让村民参与,不断改善乡村的条件,未来,中国的乡村一定会更美好。
留学生在古建筑传承基地与传承人周老师合影留念
严丽老师在农耕文化展览馆向留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
东盟国际学院老师与留学生在农耕文化展览馆合影留念
留学生在忠良村与村民一起采摘黄皮果
文化创作,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学校组织留学生参加2023年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国际学生专业技能及才艺展示大赛。同学们根据社会实践活动收获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选择了国画、剪纸和制作古建筑模型。在作品正式制作前,同学们加强练习,充分准备;创作过程中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三项作品。
来自老挝的蒋婷婷参与了剪纸作品《鼓韵东盟》的创作,她说,这次我们体验的是剪纸技法中的“刻剪纸”,从选择图案、画草图到刻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辛苦,但是我开心,我很喜欢这种传统文化。
留学生参赛作品《四君子》
留学生参赛作品《鼓韵东盟》
留学生参赛作品《锦绣壮族民居》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留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会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之美,增强了继续努力学好汉语、学好职业技能本领的信心和动力。
他们表示,会把自己在中国、在南宁、在广西交职院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亲朋好友,争做中国与本国友谊的文化使者。
供稿单位审核:黄 刚
一审一校:韦科友
二审二校:张丽梅
三审三校:韦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