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19 14:14:48
古人在识人用人过程中,非常注重“名”与“实”这对关系。古代社会许多官员向往的就是具有儒者之风行事风格的儒官,践行儒家思想观念,将仁义礼智信贯彻到实处。王夫之说:“因义而立,谓之名义;有节而不可逾,谓之名节;君之求于士者,节义而已。”然而,也不乏崇尚虚名、追求浮华的人,古人也讲:“好名为士之大戒”。
汉宣帝执政的时候,发现许多地方官经常说大话、空话、假话,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为博得虚名而丑态百出。汉宣帝申饬这些人说:“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如果汉宣帝对臣僚的名不副实不予以纠正而任其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家衰微。唐玄宗后期政治黑暗,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喜好阿谀之语,忠奸不分,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如果皇帝重名轻实,大臣们亦会受到皇帝言行影响,势必会造成朝廷黑暗、政治腐败、国家衰微。
康熙时期的名臣汤斌,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老实官。这种老实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京考取进士后,他能够自甘清苦,潜心留意古今治国之道,以益时政,冷静对待功名。当时他向康熙进言,每每后朝修史,都会将前朝忠勇义士当成榜样记入史册,清朝修明史,也要正确对待明朝义士。他的建议虽然遭到朝臣攻讦,但得到康熙赞赏,因为这种行为是老实人为国着想的值得鼓励的行为。汤斌随后赴地方当官,不久辞官休假,回家为父守丧,守丧期满后,听闻名士孙奇逢在夏峰讲学,“负笈往从”,不断夯实自己的学问基础。汤斌内心只是希望自己多学点知识,以后能够为国家更好地效力,这种踏实稳健的作风,使得他的仕途之路走得更为顺畅。康熙十七年,下诏开博学鸿儒科,汤斌应试,考得一等,授翰林院侍讲,得到康熙的信任和重用。不久之后,康熙派汤斌去江苏,移风易俗,改善当地颓废的社会风气。到了江苏后,汤斌发现江苏由于遭受水灾,农民耕种负担很重,据此向康熙进言,希望康熙能够减免江苏赋税,以轻百姓之重,没有实事求是的作风,是不会向皇帝提出这个建议的,康熙批准了他的建议,江苏的发展很快就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因政绩卓越,汤斌被提拔到京城做官,他不依附权贵,在当时朋党苗头已出的局面下,实数一股清流。在朝为官,汤斌不阿从权贵明珠一党,秉公做事,遭到明珠一党的攻击。然而,康熙始终信任重用他,直到汤斌去世。
清朝道光年间的名臣陶澍,在道光年间历任陕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官至两江总督,死后谥号“文毅”,晋赠太子太保。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之所以政绩卓越,在于任用了一批富有实干精神的官员,这些富有实干精神的官员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兢兢业业,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难能可贵的是陶澍还推举了这些实心干事的干吏。其中赏识、推荐苏元璐就是典型例子。当陶澍在安徽任职的时候,发现安徽宿州知州苏元璐在匪患严重的管辖片区内,能够认真做事,敢于面对“难治”之局面,通过三年的努力,“匪棍多经就获,凶暴之徒均知敛迹,命案渐少”,这就为宿州安定的政治环境奠定了基础。苏元璐治理匪患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又着手改善民生,并且把重点放在劝课农桑方面,“劝民开浚沟渠,俾资蓄泄”,使得许多人受益,“行旅农田,均称便益”。陶澍在道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向皇帝陈奏,希望道光帝能够提拔苏元璐。陶澍在推荐苏元璐的折子中说:“臣查宿州知州苏元璐办事实心,勤求治理,舆情相安,实属地方得力之员。”不久之后,道光擢升了苏元璐:“洵为地方得力之员,着加恩赏加同知衔,仍留宿州之任,以示奖励。”
这些统治者之所以对干实事的儒臣信任有加,原因在于他们身上有一种当老实人的气派和决心,有了这个气派和决心,国家治理和吏治整顿就会有希望。(石志刚)